隨著食品工業化的發展,對加工的食品采用經濟合理的包裝方法就變得越來越重要。新型包裝材料不斷的涌現。常用的包裝技術有防潮、真空、充氣、收縮、氣調、罐頭和無菌包裝7大類。
防潮包裝
用于經過干制的低水分食品,目的在于防止食品從周圍環境中吸收水蒸氣而引起變質。因此要求包裝材料的水汽透過率低、容器的密封性好。鍍錫薄板和玻璃都是不透水蒸氣的包裝材料。而塑料薄膜及其紙質、鋁箔的各種復合制品,都或多或少地能被水蒸氣透過,并據此預先估算食品的貨架壽命。
真空包裝
在真空度為97~100kPa條件下的包裝,實際上是減壓包裝。一般用于高脂肪低水分的食品,例如全脂乳粉。真空包裝的作用主要是排除氧氣,減少或避免脂肪氧化,而且可以抑制霉菌和其他好氧微生物的繁殖。但真空包裝還不能完全防止氧化問題。例如全脂乳粉是在熱空氣中經噴霧干燥制成的,乳粉粒中含有許多微小的空氣泡,采用真空泵抽去容器中的空氣可在幾秒鐘內完成,而粒中空氣向外擴散卻需要幾天的時間。此外要求全脂乳粉能經久耐藏,容器內的真空度需在8.3×104Pa以上,如采用0.5kg以上的金屬罐,很容易被大氣壓癟。
充氣包裝
是在真空包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。方法是先用真空泵抽出容器中的空氣,然后導入惰性氣體并立即密封。常用的惰性氣體有氮氣、二氧化碳或兩者的混合氣體。食品容器中經填充惰性氣體以后,可以適當防止油脂氧化,且對于金屬容器因罐內外壓力相等,不會發生癟罐問題。用組合罐或塑料袋包裝的油炸食品也可采用充氣包裝。
收縮包裝
包裝食品的塑料薄膜經加熱收縮以后,緊貼在食品表面,可使切片的或松散的食品,緊縮成為一個整體,便于運輸和銷售。收縮包裝用途廣泛,小至零售小包裝的食品,大至整個托盤的貨物。
收縮包裝所用材料是經過定向拉伸和冷卻處理的塑料薄膜。由于薄膜在定向拉伸時產生殘余收縮應力,當受到熱空氣處理或紅外光照射時,薄膜面積縮小,厚度增加,因而緊貼在被包裝的食品上,并能長期保持這種收縮狀態。收縮包裝可分為3個程序。①包裹和密封:用已拉伸的薄膜將食品包裹并加熱密封。包裹方式和所用設備根據產品的種類和大小而定。②加熱:為使薄膜收縮,需在最短時間內加熱到不低于110℃。主要加熱方式有對流加熱、紅外線間接輻射和紅外線直接輻射。加熱過程一般在隧道內進行,這時薄膜吸收熱能,結晶變成無定形狀態,但還未起收縮作用。③冷卻:當溫度降到110℃以下,薄膜由無定形再次結晶時,產生收縮力,這時薄膜面積縮小,完成收縮包裝的過程。
氣調包裝 新鮮水果和蔬菜是有生命的植物,在采收以后,仍繼續進行其生化作用,從周圍環境中吸進氧氣,消耗其本身的糖酸等營養素,呼出二氧化碳并產生熱能。如果降低環境中的氧氣,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,則呼吸作用減緩,保鮮期延長,但呼吸作用又不能完全停止,否則生命結束,將導致腐爛。氣調倉庫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延長水果蔬菜的保鮮期(見食品冷藏)。選用適當的塑料薄膜包裝新鮮果蔬,使氧和二氧化碳少量透過,同時又阻礙水分蒸發,同樣能起到調節氣體組分的作用,達到延長新鮮果蔬保藏期的效果。這種包裝技術,主要應用于自選市場的零售水果蔬菜,可使商品既清潔整齊,又保持新鮮。
硅窗包裝 是氣調包裝的一種形式,系在一般的塑料袋上燙接一塊硅橡膠窗,硅窗的透汽性比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大幾十倍到幾百倍,果蔬所需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揮發性物質,通過硅窗上的微孔和袋外的大氣交換,并使袋內的氣體維持一定組分。硅窗所需面積是根據袋內水果蔬菜的種類、數量、呼吸強度和硅橡膠的型號、特性等因素,通過計算確定的。
罐頭包裝 將食品密封在容器之中,經熱水或蒸汽高溫處理,以殺滅容器中絕大部分微生物,同時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,使成品能長期保藏的一種包裝方法(見食品罐藏)。
無菌包裝 在罐頭包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新技術。兩者都是依靠加熱殺菌使食品在密封條件下達到長期保藏的目的。但罐頭食品的傳統工藝是先將食品裝入容器并密封,然后加熱殺菌和冷卻;而無菌包裝卻是先將食品和容器分別殺菌并冷卻,然后在無菌室內進行包裝和密封。和罐頭包裝相比,無菌包裝具有4個特點:①采用超高溫殺菌,一般加熱時間僅幾秒鐘,而且又立即冷卻,所以能較好地保存食品原有的營養素、色、香、味和組織狀態;②殺菌所需熱能比罐頭少25~50%;③因冷卻以后包裝,可以使用不耐熱、不耐壓的容器,如塑料瓶、紙板盒,既降低成本,又便于消費者開啟;④設備占地面積小,生產效率高。其缺點是限用于流體食品。當前雖已發展到液體中可混有15mm左右固體小顆粒,但還不能用于大塊的果、蔬、魚、肉,因此可以包裝的產品在品種方面為數不多。